□本報記者劉百軍本報通訊員宋文峰
  民俗與判例相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法律精神相結合,根據情況向當事人介紹《七步詩》,《六尺巷》等古今中外經典案例,一起起案件在訴前得以輕鬆化解。
  蒼山腳下、洱海之濱的“文獻名邦”——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人民法院在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基礎上,融入“現代法院文化”,實現了文化建設與審判執行工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在洱源縣鄧川鎮,鄧川法庭大門兩側是兩條蜿蜒的小溪,法庭正前方的石碑上,刻有“有矛盾糾紛,到法庭解決,得公正處理,案結人和順”宣傳語。
  《法制日報》記者註意到,在法庭院子的北文化牆,根據法庭審理的案件,按類型分為父子、夫妻、兄弟、鄰裡、朋友、關聯(交通肇事、輕微傷害、有關誠信相互關聯案件)六項類型,分別製成了6個篇章。
  “根據案件類型引導訴訟參與人理性參與訴訟、做明理訴訟人。如是鄰裡兩家當事人產生糾紛訴至法庭,我們就分別在雙方到法庭的時候帶他們到鄰裡篇進行學習。”該庭庭長羅連書說,今年前9個月,鄧川法庭立案233件,已調撤204件,調撤、服判息訴大幅提升。
  採訪中,50歲的鄧川村民張五義走進法庭,緊緊握住羅連書的手動情地說:“十多年積怨解決了,太感謝了,要不是你們,我家六兄弟現在還形同陌路。”
  原來,洱源縣由於近年來經濟發展較快,鄧川工業園區建設需要徵用蓮和村的山荒地,張五義兄弟六人在徵地補償費的分配問題上,發生了嚴重分歧,六弟張五高一氣之下把五個哥哥全都告到了法庭。
  “全庭幹警對案件分析會商後認為,從法院角度審理張五高一案並不難,但如果就案審案,案雖結但有可能事情沒法徹底了結,甚至可能激化兄弟矛盾。所以,判不如調。”羅連書說。
  於是,羅連書帶著法庭幹警,會同鄧川鎮司法所、工業園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一起來到蓮和村,找張五高幾兄弟座談、調解。最終,六兄弟終於達成一致意見。
  “法院文化廣場把法庭內的環境營造成一個法制教育、廉政教育、良知道德教育、尊老愛幼教育的場所,引導法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育引導訴訟參與人理性參與訴訟。”洱源縣人民法院院長高忠明說。
  大理州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鮑康表示,一些群眾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走進法院打一場官司,很多人對法院的基本組成、職能、法官等都沒有正確全面的認識,對更高層次的法律規定和訴訟程序更是知之甚少。
  “法院文化建設就是要盡最大的可能將這些東西宣傳給群眾。”鮑康說,民族文化是法院文化的沃土,是大理地區法院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元素,要充分運用這些元素豐富法院文化內涵,在法院文化建設中,要通過民族文化滲透服務群眾,通過民族個性的融合走近群眾,通過民俗習慣的導入貼近群眾,通過民族文化植入方便群眾。
  “大理州法院文化獨具特色,特別是洱源縣人民法院的鄧川法庭,在法院文化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田成有對大理州法院系統的文化建設予以了充分肯定。
  (原標題:雲南洱源法院巧用民俗解紛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13dintp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