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道 英媒稱,美國環境監管機構為美中達成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氣候協議辯護,稱該協議不僅要求華盛頓、也要求北京作出“艱難的調整”。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7日報道,上個月,全球最大的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國簽署了減排協議,但共和黨人說該協議使美國承擔了太多義務,而中國承擔的義務太少。
  美國環境保護署署長吉娜·麥卡錫反駁了這一批評,稱北京承諾在2030年左右碳排放達到峰值,這要求中央政府立即行動起來,迫使地方政府採取一致行動。
  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要做到這一點,他們必須對整個經濟結構和政策結構作出很艱難的調整。這對他們來說是巨大的挑戰,我從未設想過他們會接受。”
  “我認為,不熟悉(美中協議)的人可能認為協議是不均衡的,我不這麼看。”
  吉娜·麥卡錫的話突出表明,應對全球變暖的行動在部分程度上取決於世界兩大經濟體如何處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
  政治分析人士說,中國薄弱的環保機構不斷面臨與地方政府的鬥爭。地方政府此前一直被告知要把經濟增長擺在環境擔憂之上。
  麥卡錫本人在國內也面臨地區挑戰。美國12個州起訴環境保護署,反對電力部門減少溫室氣體污染的計劃。該行業的碳排放量占到美國總排放量的40%。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2014年以來,紹興市上虞區供電公司積極推廣分佈式光伏發電,優化並網流程並提供“一站式”服務,引導企業通過新能源技術實現節能減排。新華社發 (潘傑 攝)
  
  【延伸閱讀】外媒: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下降 受中國減排影響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道 外媒稱,11月份澳大利亞黑德蘭港鐵礦石發貨量大幅下降,主要因北京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期間的減排措施限制了鐵礦石需求。黑德蘭港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輸出港。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3日報道,中國為迎接APEC會議大力控制污染,臨時關停了許多鋼鐵廠和工廠。分析師此前預計,在供應激增、需求疲軟已促使鐵礦石價格降至五年多低點之際,對河北和山東這兩個鋼鐵大省的重污染源進行限制將使中國11月鐵礦石進口減少。
  黑德蘭港口管理局數據顯示,11月份黑德蘭港鐵礦石發貨量3,440萬噸,較10月份減少8.1%。
  發往中國的鐵礦石較前月減少8.5%至2,990萬噸,為七個月低點。
  澳洲聯邦銀行分析師Vivek Dhar表示,11月份對中國鐵礦石出口下降可能是因為APEC會議前夕中國減排,河北鋼廠減產導致需求減少。
  使用黑德蘭港的礦業企業包括澳大利亞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必和必拓以及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 、Atlas Iron Ltd. 等。黑德蘭港位於澳大利亞西北部皮爾巴拉地區。
  (2014-12-03 18:45:38)
  
  【延伸閱讀】中國氣候談判首席代表:發達國家應大幅提高2020年前減排力度
  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彭大偉)利馬會議中方代表團副團長、中國氣候談判首席代表蘇偉25日在北京的一場發佈會上介紹中方對該會議期待時表示,中國政府希望發達國家大幅度提高2020年前的減排力度,兌現在資金、技術轉讓、能力建設方面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的承諾。
  利馬會議,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次締約方會議和《京都議定書》第十次締約方會議,將於今年12月1日到12日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
  據蘇偉介紹,利馬會議是推動將於2015年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上就2020年後國際應對氣候變化強化行動達成協議的重要步驟。
  蘇偉表示,一方面,中國政府希望利馬會議積極落實在此之前達成的關於2020年前各方加強行動的共識,發達國家要大幅度提高2020年前的減排力度,兌現在資金、技術轉讓、能力建設方面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的承諾。
  另一方面,中方也希望利馬會議能夠按照公約的相關原則,特別是公平原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來推動明年的巴黎會議就2020年後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的進一步行動達成協議。
  “我們希望利馬會議能夠取得預期成果,也希望這個會議能夠繼續本著公開、透明、廣泛參與和協商一致的基本原則來維護多邊進程的有效性。”蘇偉說。
  對於國際社會期待於2015年巴黎會議達成的協議,蘇偉表示,這份協議將主要圍繞著各國2020年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相應的安排。
  他強調,如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差距還是很大,經濟社會發展和消除貧困依然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最為緊迫的優先課題。2020年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無論在國情、發展階段和實際能力方面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未來2015年要達成的協議,必須正視客觀存在的現實,相關機制安排也應該體現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蘇偉指出,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也將根據自己的國情、發展階段和應盡義務,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在2020年後採取更有力度的行動,為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中國應有的貢獻。(完)
  (2014-11-25 17:58:10)
  
  【延伸閱讀】發改委期待發達國家落實減排25%-40%目標
  中新網11月14日電 今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就“中國—新加坡天津生態城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舉行發佈會,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IPCC要求發達國家在2020年之前要減排25%到40%,發達國家並沒有做到,發達國家關於資金和技術的承諾也沒有做到。各個國家不光是在2020年之後要努力,2020年之前的目標也要真正的兌現,這是2015年協議的政治互信基礎。所以,我們非常希望在今年利馬會議上發達國家都能夠落實已經做出的承諾。
  解振華指出,張高麗副總理作為習近平主席的特使在9月份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已經就中國的減排目標做了原則性宣示,到2030年中國的碳強度要顯著下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要顯著提高,森林蓄積量要顯著增加,努力爭取二氧化碳排放儘早達到峰值。這是中國對外宣佈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總目標。此次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只宣佈了峰值年的目標以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的目標。其中對峰值“左右”的表述,是因為二氧化碳排放和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發展方式、生活方式有密切的關係,現在還面臨很多不確定性,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對提出的目標要負責任,制定了就要確保完成。所以,我國提出了“左右”的概念,但是聲明裡也講了要努力早日達到峰值,“左右”說明瞭不確定性,這也體現中國對待氣候問題是非常認真的。
  同時,解振華介紹稱,目前已經公佈2020年後目標的只有中國、美國還有歐盟。我國尊重各國的選擇,因為按照華沙會議決定的要求,各國應在明年第一季度宣佈各自決定的行動目標。但是,最後各國的目標彙總後還要根據把“溫升”控制在2度之內的目標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的結果會得出一個比較客觀的結論,哪些國家減排是有力度的,哪些國家還應該進一步做出更多的努力。
  值得關註的是,IPCC要求發達國家在2020年之前要減排25%到40%。對此,解振華表示針對這一要求發達國家並沒有做到,發達國家關於資金和技術的承諾也沒有做到。各個國家不光是在2020年之後要努力,2020年之前的目標也要真正的兌現,真正的落實,而且要真正的有力度,這是2015年協議的政治互信基礎。所以,我們非常希望在今年利馬會議上發達國家都能夠落實已經做出的承諾。(中新網財經頻道)
  (2014-11-14 11:48:00)
  
  【延伸閱讀】中美減排協議引不同反應 美共和黨稱給中國獻禮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道 外媒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2日祝賀中國和美國領導人達成應對氣候變化的“歷史性”協議。
  據埃菲社11月12日報道,正在緬甸首都出席東盟-聯合國峰會的潘基文在記者會上說:“我想對習主席和奧巴馬總統在抗擊氣候變化中的領導作用表示祝賀。”
  潘基文要求其他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在明年巴黎氣候大會之前以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為榜樣。
  另據埃菲社11月12日報道,歐盟主要機構12日對中美兩國就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達成一致表示祝賀,並希望該進步能在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協議的談判上得到反映。
  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和歐洲理事會主席赫爾曼·範龍佩12日發表聲明,歡迎兩國作出的承諾,希望各國提出的目標能夠成為更進一步努力的組成部分,並向低碳經濟體邁進。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12日以《外界對中美減排協議反應不一》為題報道稱,美國和中國就解決全球變暖問題共同制定了計劃。歐洲對兩國的這一意外之舉反應冷淡,華盛頓則出現了反對意見。這一跡象表明,在明年敲定全球氣候條約仍面臨障礙。
  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愛德華·戴維對此表示:“我們沒有從中方或美方的表態里得到足夠的信息,所以不太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一些美國資深共和黨人批評該協議有損美國經濟,是給中國獻上的禮物。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說:“這是個不切實際的方案,奧巴馬總統會把它丟給自己的繼任者,它肯定會導致公用事業費率上漲、就業機會大幅減少。”
  氣候變化資本公司的詹姆斯·卡梅倫表示:“美中碳排放協議再次提醒投資界,繼續往化石燃料企業投資對自己的投資者(養老基金等)是不負責任的,因為這相當於投資‘受困資產’,這些資產將困在地下,沒有機會得到開發。”
  (2014-11-14 10:25:00)  (原標題:美環保署長:中美都將為實現減排“艱難付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13dintp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